“白露秋風夜,一夜涼一夜”。白露節氣開始,夏季余熱逐漸退去,秋天微涼來臨。俗話說“春捂秋凍”,但不可盲目,“秋凍”也得適度。
早晚天氣較涼,如果防護不當,容易患上感冒等病癥,同時哮喘、消化性潰瘍等慢性病也有可能加重病情。老人、小孩、心腦血管疾病與骨關節疾病患者等,也不宜“秋凍”。
“秋凍”是讓身體適當的處于涼爽狀態,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,而不是凍得瑟瑟發抖。其中有四個部位不能“凍”。
1、頭部,不宜晨起洗頭,容易受到風寒。老年人、心腦血管病患者、偏頭痛人群外出時最好戴上帽子。
2、腹部,受涼可能對臟器功能有影響,引發腹瀉等疾病。脾胃虛弱、痛經、月經不調等人群注意做好腹部保暖。
3、腳部,“寒從腳生”,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,天氣轉涼時應注意腳部的保暖。
4、肩關節、膝關節等部位,若在陰冷、潮濕的環境里不注重保暖,關節會因風寒的侵襲而出現發涼麻木、酸痛不適等癥狀,久而久之會引起慢性風濕性關節炎,所以關節部位保暖也不可忽視。